各位屏幕前老鐵大家好,近期一直忙于工作,很少能拿出時間進行梳理速凍生胚包子的制作方法,但是后臺不少朋友私信問關于速凍包子的事兒,說自家包子機做出來的速凍包子總出問題——要么面皮開裂,要么蒸完沒嚼勁,看來得好好跟大家嘮嘮這速凍包子的門道,咱們先把思路捋清楚:速凍包子≠普通包子直接凍,從設備選擇到蒸制出鍋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有講究,今天就把這些年積累的經(jīng)驗全盤托出,文章有點長, 建議先收藏再看。
一、設備選擇: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
想做速凍包子,卷面包子機是基礎配置,也就是三好常說的“仿手工包子機”,為啥非得用它?這里面有兩個關鍵:
1. 仿手工搟面技術
普通包子機壓出來的面皮容易起筋斷裂,而仿手工機型采用螺旋式搟面,能保留面筋組織的完整性,就像手工搟面時的“推、拉、揉”,讓面皮既有彈性又不失韌性,這可是速凍包子的核心技術。
2. 餡料兼容性設計
餡料太稀?顆粒太大?這些都不是事兒,三好包子機的料斗和餡斗傳送可拆卸清洗,不管是多汁的灌湯包還是帶顆粒的豆沙餡,都能輕松handle,之前有老鐵反饋用普通機型總卡餡,換了這款直接解決問題。
二、制作過程:細節(jié)決定成敗
1. 面皮厚度調(diào)控
速凍包子的面皮不能太薄,建議比普通大發(fā)面包子厚0.5mm。通過機器上的刻度手柄,能精準控制面皮厚度,實測6mm厚度較為適合速凍(薄了易破,厚了影響口感)。
2. 醒發(fā)時間控制
很多人會忽略這一步,包好的包子建議常溫醒發(fā)5分鐘再速凍,讓酵母微微激活,蒸制時更容易膨脹,但別醒發(fā)過度,否則面皮會塌陷(這個醒發(fā)有一個前提,那就是產(chǎn)量的高低控制,如果產(chǎn)能形成批量,這一步可以省略,具體操作細節(jié)可以私信三好)。
三、速凍:溫度與時間的雙重博弈
速凍環(huán)節(jié)是關鍵中的關鍵,直接影響包子的口感和保質(zhì)期,這里有個行業(yè)秘密:速凍包子要用“深冷速凍”技術,也就是-45℃的低溫環(huán)境,為啥?
- 快速鎖鮮:30分鐘內(nèi)讓包子中心溫度降至-18℃,避免冰晶破壞細胞結構。
- 防粘連技巧:速凍前在蒸盤上撒點玉米淀粉,或者鋪一層油紙,防止包子凍成“連體嬰”。
四、儲存與配送:冷鏈的重要性
1. 長期儲存:凍好的包子放入-18℃冷庫,保質(zhì)期可達6個月。注意要密封包裝,防止水分流失。
2. 短途配送:用保溫箱+冰袋,確保溫度不超過-12℃。實測在2小時內(nèi),包子品質(zhì)幾乎不受影響。
五、蒸制篇:多3分鐘的秘密
速凍包子的蒸制時間要比普通包子延長3分鐘,比如普通包子蒸8分鐘,速凍的就蒸11分鐘,這里有個小技巧:冷水上鍋,上汽后計時,讓包子均勻受熱,避免皮熟餡生。
六、避坑指南:常見問題解決方案
1. 面皮開裂:兩方面導致“速凍溫度不夠、儲存方式有問題”。
2. 餡料出水:根莖或葉莖蔬菜要進行脫水處理。
3. 口感發(fā)硬:檢查儲存溫度是否波動,或者蒸制時是否中途開蓋。
屏幕前老鐵,以上就是三好制作速凍生胚包子的技術匯總,如果您在做速凍包子時遇到過哪些難題?無論是面皮問題還是餡料問題?都可以在評論區(qū)留言,讓咱們一起探討解決方案!如果想了解更多設備細節(jié)或獲取餡料配方,也可以私信我,做包子這事兒,講究的就是個“抱團取暖”,互相學習才能越做越好!
400-6092-888